网站地图
风尚壶
国风壶(叫卖组合)
发布时间:2015-04-06

国风壶·燕风系列

“国风”,取“国家的风俗、风尚”之意,《史记·殷本纪》记载“帝武丁即位,思復兴殷,而未得其佐。三年不言,政事决定於冢宰,以观国风。”

“百里不同风,千里不同俗”,由不同的自然条件而导致不同的行为规范差异,是为“风”;而由社会文化差异所造成的行为规则之不同,是为“俗”;风尚,指在一定社会时期中流行的风俗习惯,带有优雅、纯粹与不凡,体现生活品位,凸显特性。

“国风壶”以传统形制的紫砂壶为载体,集中表现不同时代、不同地域的华夏风俗风尚,将各地风俗画丝印紫砂壶上,集之大成。收藏之、把玩之或使用之,养成一种清雅不俗的生活品味——置中华风尚于掌中,浸华夏文明于茶禅!

“国风壶·燕风系列”紫砂壶,取材于中国国家图书馆珍藏的清代民间艺人绘画稿本《北京民间风俗百图》,笔法工致逼真,释画文字生动别致,呈现出清末北京民间风俗生活,具有历史和艺术的双重价值。

燕风系列  叫卖组合

本组合由三款传统的典型款式紫砂壶组成——石瓢壶、掇只壶、龙旦壶,壶身分别丝印煅烧北京民间百俗图的“卖凉粉图”、“摆西瓜摊图”、“卖春联图”。

“石瓢”最早称为“石铫”,一种有柄、有流的小烹器。此款为紫砂茗器中经典款式,壶身呈梯形,曲线柔和流畅,造型浑厚朴拙。足为钉足,呈三角鼎立状支撑,给人以轻灵而稳重之感。直流,简洁见力度,多为暗接处理,溶于壶身整体。把多呈倒三角势,与壶身之型互补,形成和谐的美学效果。平压盖,桥钮,干净利索,比例恰当,秀巧精工。

“掇只”是紫砂壶造型中特有的一种壶型,造型像是把许多球状和半球状堆积到一起,由于“掇”在汉语里有连缀堆叠的意思,《宜兴县志》记载,掇只壶最早出自制壶大师邵大亨之手 。

龙旦壶是紫砂壶器型中的经典一类。圆润可爱的造型,吉祥美好的寓意,平添了一种拙味和稚气。壶身通体为蛋状,过渡圆畅,壶身光滑圆润,短嘴为直流状,倒把拿捏方便,扁圆珠纽,光润可人。

燕风系列  小食组合

本组合由三款传统的典型款式紫砂壶组成——倒把西施壶、秦权壶、井栏壶,壶身分别丝印煅烧北京民间百俗图的“吹糖人图”、“卖茶汤图”、“烙煎饼图”。

西施壶;原名“文旦壶”,见载于《阳羡茗壶赋》,又名“西施乳”,言壶之形若美女西施的丰乳。壶纽亦像乳头,壶流短而略粗,壶柄为倒耳之形(俗称“倒把”),壶盖采用截盖式,壶自近底处内收,一捺底。后觉 “西施乳”之名不雅,便以壶柄为倒耳之形为名,改称为“倒把西施壶”。

秦权壶;紫砂壶常见经典壶型,秦权壶仿秤砣形制,壶身挺拔由下至上收敛,天然流通;流短有劲,环耳形把手,不矫不扬;嵌盖微鼓,沿与盖天衣无缝;钮似桥顶,壶形全体简练,古拙,大方。壶名取秦始皇统一度量衡,秤权以秦为准。

井栏壶;紫砂传统款式之一,仿水井石栏圈的形式所制。造型简洁,身若井栏,嵌盖平缓合体,高柱钮与壶身统一。外扁平,里圆润,底圆而大。其造型为流线型设计,端把倾注触觉舒适。

上一篇:国风壶(小食组合)
下一篇:没有了